“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s big difference”(引爆点) by Malcolm Gladwell


从默默无闻到风生水起,成为社会的标志性趋势,作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tipping off”, 类似医学上爆发的传染性疾病。作者经过研究,发现有几个因素促使这种现象的发生。他对这些因素做了深刻挖掘,并辅佐具体的事例。


第一个因素称之为关键少数(Law of few)。趋势的形成必须依赖少数关键人数进行推动。书中引用到是北美独立战争发生的波士顿莱辛顿(Lexington)事件。当时早就风传英国北美殖民军要镇压当地的民兵组织。但是只有在1775年4.月18日, Paul Revere 获悉确切情报后星夜兼程,口头传递(mouth of the word)消息至Lexington,独立战争才爆发为熊熊大火。当然,这个关键少数必须有若干特征。第一要结交广泛,他们可能只需要两三个熟人中介,就能接触到最终目标,第二一定是特定领域的专家,对特定领域有丰富的知识。第三,对推销和说服有热忱很狂热。三者缺一不可。同样是莱辛顿之夜, 有另外一人向另一方向转递信息, 但没有效果,原因是其人不具备这些素质。关键少数是引爆趋势的那根火柴。


第二个因素称之为吸引力粘性因素(The Stickiness Factor)。“芝麻街”的电视节目让美国儿童通过观看电视英语教学节目掌握英语词汇, 一开始不为认可, 但最后成为趋势, 持续十几年。节目制作者通过设计大量科学实验,精心研究儿童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规则,设计节目做到精益求精, 生动有趣,吸引了儿童观众。儿童工作者力求每个节目设计都有对儿童行为的研究作为基础。随着认识的更新,时代的变迁,最初的假设发生了变化,节目的基调和指导方针也相应做了调整,不断进行改版,同时注重从观众吸收意见和反馈。所有这些致使“芝麻街”和后续的教学节目始终对学前儿童有吸引力,节目长久不衰。


 第三个因素强调周围环境对大众行为有重要影响(The Power of Context)。作者引用了纽约地铁90年代犯罪率大幅降低的案例。作为减少犯罪的重要举措,纽约地铁大量清除涂鸦,整治环境,清洁地铁,打击逃票,如此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来,长此以往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地铁站乘坐环境变得安全。“破碎窗户(Broken Windows)” 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专家认为在无序的环境下,犯罪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窗户破碎没人修理,路人就会推断此处无人关心,无人负责。很快更多的窗户就会破碎,无政府的感觉就会弥散蔓延。在一个城市,相对轻微的问题如涂鸦,公共失序,小偷小摸等如同破碎的窗户,招致犯罪。偷盗者认为,在常人对糟糕的环境心怀恐惧的地方作案,捕获和识别的机会较小。如果邻居始终让路人对扒手感到忧虑而无所事事,窃贼就会认为别人叫警察的机会较小。这就是关于犯罪的流行病理论。

作者对青少年吸烟做了案例分析, 就如何逆转青少年吸烟趋势做了探索。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生长周围环境包括朋友对他的影响要大于家庭, 内心状况是外部环境造成的结果。让青少年成为他们今天这个样子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同伴, 甚于其父母。父母抽烟,并不一定能使他们的孩子抽烟,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同伴。抽烟的孩子在抽烟中分享他们的经历和共同能交流的语言。在不同的问卷调查中,青少年吸烟者描述了最初使他们吸烟的人。对有些人来说抽烟的经历非同寻常的,他们回忆以往,那些经历具有很强的粘性。香烟本身并不酷,酷的是抽烟这件事(Smoke is not cool but smoking is cool) 。家长跟孩子讲抽烟有害, 没什么效果。怎样才能降低抽烟对抽烟者的粘性吸引力?那得从源头做起。有调查表明,吸烟者吸烟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抑郁情绪。如果从吸烟者的抑郁情绪下手,他们的顽固生活习惯将会改变。80年代中期制药厂在全国范围开展的Zyban测试,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效果,许多人说香烟对他们的口味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吸引力了。

Advertisements


家庭作业:在COVID19的今天,为什么戴口罩没能风行成为时尚?关键少数,吸引力粘性和环境因素对此是怎样施加影响的?如果大众明星发挥大众健康大使的作用,疾病控制中心提供专业背景知识,提高吸引力粘性,社会机构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人群采取不同的影响对策,比如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口罩,口罩(face mask)本来可以成为“脸部时装(face fashion)”,整个社会可以减轻对口罩的排斥,整个西方可以扭转对口罩的“反社会(anti-social) ”的定势, 从而减轻COVID19对整个社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