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给新兴市场带来一个债务隐患

对公共债务上升持批评态度者通常用意良好,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增加举债的替代方案是个人和公司愈发大举借债。

Mike Bird2021年6月9日16:15 CST 更新

Original Post>

去年,全球几乎所有地方的债务水平都在上升,但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债务占比在各个国家有很大差异。一些国家可能会希望,借款人结构若有些不同就好了。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周一公布的数据,在几个被归类为新兴市场的经济体——尤其是泰国、中国、马来西亚、韩国和俄罗斯,2020年私人非金融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在一些国家,这一比例的上升更多地是由GDP急剧下降所致,但结果是一样的:相对于经济产出的私人债务上升了。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的政府债务增长通常更为有限。大多数国家都不像美国、英国或日本那样,能够迅速扩大政府开支,而不用担心本币贬值和制造通胀压力。在某些情况下,政府本可以承担更多的债务,但却选择不这样做。

Advertisements

不过,根据去年的经验,那些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借款和支出的国家可能导致了私营部门财务状况变得更紧张。在国家经济遭遇重大冲击时,例如受到疫情冲击时,想要避免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就需要某些部门或其他一些部门借入大量的资金。

当然,政府借款并不是私营部门借贷的替代品。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过去一年里私人债务水平出现了上升。但是,政府借款减少了,这将导致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私人借款增加,要么经济缺口扩大。

说到具有提供更多财政支持空间的经济体,韩国也许是最显而易见的例子。韩国政府已对去年其债务规模增幅之小表示自豪: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的数字显示,其债务与GDP之比只上升了4.5个百分点,与大多数经济体的情况相比,升幅要小得多。不过,就非金融企业债务以及家庭债务与GDP之比而言,韩国的升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较大的,2020年的升幅分别为9.2个百分点和8.6个百分点。

比起政府赤字扩大,私营部门债务的膨胀通常会给经济体带来大得多的金融风险。过去十年里,公司债务增加之势在风险较高的公司当中尤为明显,这些公司的利息备付率较低。偿债成本的任何上升都可能造成广泛的困境。

私营部门举债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也起不到太大作用。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8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着眼于企业和家庭债务增多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并得出了与一些针对发达经济体的研究类似的结论:有些债务增加短期而言有助于提振经济增速,但随后的一到三年内增速往往会下降。

对公共债务上升持批评态度者通常用意良好,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增加举债的替代方案是个人和公司愈发大举借债。新冠疫情去年暴发时,一些新兴市场在应对时几乎没什么选择。但其他国家或许希望自己当初应把政府举债能力利用得再充分一点。事实可能会证明,私人债务从长远看是一个更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