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在即,发展中国家充满期待又心存警惕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可能进行一系列加息,打响遏制美国通胀的战斗,这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也带来不安。

美联储加息在即,发展中国家充满期待又心存警惕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今年可能进行一系列加息,打响遏制美国通胀的战斗,这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不安。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央行已经开始逐步提高利率,寻求先于美国加息;美国利率上升可能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带来一系列冲击,包括推高这些国家自身的债务成本,拖累其本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转投收益率更高的美国证券。

目前的预期是美联储今年将加息四到七次。如果成功抑制通胀,美联储这些举动可能是其他国家的福音,因为强劲的美国经济、规模庞大的政府刺激计划以及美国人对玩具和家用电器在内的各种商品的消费热情,已经给供应链造成沉重负担并推高了世界通胀。

到目前为止,其他央行已经发现,如果美联储按兵不动,它们很难应付通胀的大幅上升。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好加入这场战斗,一些人表示,成功的希望变大了。

Barclays Investment Bank经济研究主管Christian Keller说:“如果这能缓解全球商品贸易的部分需求压力,其他央行或许可以轻松一些。”

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风险是,目前还不清楚美联储将决定以何种幅度和速度提高关键利率。

这种不确定性恐怕会影响复苏程度弱于美国的发展中经济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国家新冠疫苗接种率更低,以及疫情期间这些国家的政府借款支持企业和家庭的能力有限。一个额外的威胁是,那些背负大量美元债的政府和企业将看到利息支出增加的局面。

其中一些国家的央行在最近的政策决定中一面紧盯美联储,一面紧盯国内通胀率。巴西央行在2021年3月上调了利率、是最早加息的央行之一,该央行周三宣布了自那以来的第八次加息,其关键利率已从最初的2%提高到10.75%。2021年底,巴西通胀率为10.1%。

对于巴西这样的经济体来说,预防通胀的成本正在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月下旬发布了对全球经济的最新预测,将该南美最大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1.5%下调至0.3%,理由是该国面对通胀作出了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反应。

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央行已对货币政策进行大幅调整,对这些央行来说,美联储加息的前景应该不会像以前的加息周期那样令人生畏。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新兴市场研究主管Luis Oganes表示:“这些央行官员没有玩忽职守。通胀一开始抬头,他们就开始收紧政策了。”

不过现在看来,美联储加息的时机和幅度正加大这些央行官员的忧虑。2021年接近尾声时,许多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曾预计美联储将加息三次。但对通胀会更持久的担忧正引发对于美联储会进行更多次加息的预期。

南非央行行长Lesetja Kganyago在解释他1月底的加息决定时表示:“对于利率正常化进程会走多远以及出台政策的确切时间,其确定性降低了,这种不确定性在继续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

除南非央行外,哥伦比亚、智利、捷克和匈牙利央行1月底以来也陆续加息。摩根大通经济学家们预计,在其追踪的23家新兴市场央行中,有14家将在本季度提高利率。

对于巴西央行等已经将关键利率从2021年初水平大幅上调的央行来说,进一步行动的空间可能已经有限。但是,其他等待通胀压力自行减弱的其他央行,如印度央行,可能不得不加入全球收紧政策的阵营。

许多人对于2013年的“缩减恐慌”仍记忆犹新。那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告诉国会,美联储正在考虑放缓购买政府债券的速度,但实际上并未宣布将调整政策。

在许多美联储观察人士看来,他只是将2013年1月首次表述的观点重复了一遍。即便如此,陷入恐慌的投资者还是大幅推升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引发的冲击波波及全球,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尤其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