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各央行应大幅加息,否则全球经济可能进入高通胀新时代

国际清算银行周日警告说,各央行必须大幅提高利率,即使这会大大损害经济增长;如果不这么做,20世纪70年代的那种通货膨胀螺旋就有可能产生。

国际清算银行:各央行应大幅加息,否则全球经济可能进入高通胀新时代

Tom Fairless

2022年6月27日16:10 CST 更新

Original Post>

从悉尼到华盛顿再到苏黎世,一些主要央行最近几周已加大加息力度,担心通货膨胀难像预期那样消退。

这可能还不够。

作为全球央行俱乐部的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简称BIS)周日警告说,各央行必须大幅提高利率,即使这会大大损害经济增长。BIS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如果不这么做,20世纪70年代的那种通货膨胀螺旋就有可能产生。BIS称,即使如此行事,全球经济也可能面临低增长或负增长与高通胀的有毒组合,即所谓的滞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本月将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上调0.75个百分点,至1.5%-1.75%,但即使是经通胀因素调整后,其实际政策利率仍处于深度负值区域。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瑞士和挪威的央行最近已宣布大幅加息0.5个百分点,不过它们的实际政策利率仍远低于零。

“以落后于通胀攀升势头的步伐逐步提高政策利率意味着实际利率下降。这难以满足控制通胀风险的需要,” BIS表示, “鉴于过去一年所浮现通胀压力的程度,得大幅提高实际政策利率,需求才会放缓。”

通货膨胀会侵蚀货币的价值。如果利率低于通胀率,以这些钱能购买的商品数量衡量,债务人偿还的钱就少于他们所借的钱。这会刺激人们去借钱。

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清算银行发现,现在的情况与20世纪70年代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该行由数十个央行组成,并作为这些央行的智库。当时和现在一样,实际政策利率远远低于零,这意味着在通胀激增之际,央行是在刺激而不是减缓经济活动。

不过,现在的风险更大:被高估的资产和高额的债务可能放大任何增长放缓的影响,而这些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并不那么令人担忧。

国际清算银行写道:“温和的放缓或许不够。降低通货膨胀可能涉及到巨大的产出成本,就像20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之后一样。”

近年来,国际清算银行就过度依赖宽松货币发出了一系列警告,但其忠告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

如今的情形也有别于上世纪70年代。国际清算银行表示,最近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尽管涉及面更宽广,但涨幅相对较小,而且到目前为止,大宗商品供应保持得较好。各大央行现在独立于政府,肩负将通胀率控制在2%的明确使命,这两点在20世纪70年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当年的美联储主席伯恩斯(Arthur Burns)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施压,要求在1972年总统大选前将失业率维持在低水平,因此他的加息行动珊珊来迟。

不过,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发达经济体过去12个月的实际利率路径与上世纪70年代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遭遇油价冲击之前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实际利率现在比过去30年的历史区间低1至6个百分点。

国际清算银行总裁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告诉记者,现阶段说各国央行已经完成任务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