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沙特主导的石油减产可能加剧通胀并损害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能源署周五表示,在欧佩克一些主要成员国意外减产之后,石油市场陷入供应短缺的时间将比预期快得多,缺口也将大得多。

IEA:沙特主导的石油减产可能加剧通胀并损害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周五表示,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一些主要成员国意外减产之后,石油市场陷入供应短缺的时间将比预期快得多,缺口也将大得多。

总部设在巴黎的IEA在一份备受关注的月度报告中说,到今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市场上的原油供需缺口将达到200万桶/日。

该机构说,供应缺口可能会导致原油价格急剧上升,在通胀形势似乎趋于缓和之际使其加剧,令经济低迷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将无力或不愿填补这一缺口。

本月早些时候,沙特阿拉伯和欧佩克的一些主要产油国宣布了合计日减产近120万桶的决定,这让石油市场感到意外。眼下,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石油市场需要增加而非减少石油产量,以满足中国回升的需求并防止油价大幅上涨。

以俄罗斯为首的一些产油国与欧佩克组成了名为“欧佩克+”的联盟。俄罗斯方面也表示,将把已宣布的一轮石油减产计划延长到今年年底。本轮打算日减产约160万桶,但许多分析人士预计实际减产量可能会略低。

IEA周五表示,预计沙特主导的减产将使3月至今年年底期间的石油日供应量减少140万桶。预计计划中的减产将从下个月开始,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部分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在同一时期增加产量,这应该会缓解欧佩克减产的影响。这些国家中有一些较小的产油国,如圭亚那,事实将证明这些国家将是市场的变数。

IEA称,从3月到今年年底,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日产量可能会增加100万桶,但这一增长不足以抗衡沙特牵头的减产行动。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过去几年在价格合适时曾迅速增加供应,但现在它们不太可能再这样做。西方国家当前越发不愿在化石燃料供应方面进行更多投资,而是青睐不会对气候变化造成负面影响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IEA在报告中表示:“石油供应已倾向于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巨大缺口,但在通胀压力已伤害到脆弱的消费者之际,新的减产措施可能会进一步令市场供应趋紧并推高油价。”

IEA还称:“在面对基本必需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预算更加左支右绌。这对经济复苏和增长是个坏兆头。”

IEA上个月预计石油市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供应不足,现在则预计第二季度就会出现每日40万桶的供需缺口。

这个缺口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将增至每日200万桶。IEA预计今年全年供应缺口平均为每日80万桶,是沙特牵头的减产行动之前该机构所预期缺口规模的两倍。

与许多石油市场预测者和欧佩克本身一样,IEA也预计,中国在解除新冠防疫措施后的重新开放会带动国内石油需求快速增长。IEA说,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200万桶,与先前的预测一致。该机构称,近90%的需求增量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之外,仅中国就将贡献其中约一半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