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意外好转,唱空者恐要失望

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很严重的困境需要克服,但最近数据表明,中国已经重回正轨。

中国经济意外好转,唱空者恐要失望

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由于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没有章法,加上政治扯皮的影响,美国饱受疫情的冲击。许多观察人士断定,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已经走向没落。但美国经历了新冠疫情和相关政治冲击的洗礼后,一年后又恢复了强劲增长,重新稳站在世界舞台上。

如今,类似的情形正在中国重现

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4.5%令许多经济学家感到惊讶,他们原本预期增长4%左右,特别是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和保守的货币政策立场带来的持续拖累。可以肯定的是,两国的情况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之处: 中国家庭从未收到过政府发放的大额支票,因此,尽管目前的消费反弹可观,但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具有持久的力量。过去两年的政策失误对中国住房市场和高科技行业造成的严重结构性损害将持续存在,而且人口结构也是一个拖累因素。

但是,随着中国度过难关,上述因素都不意味着中国不能出现一段高于趋势水平的反弹增长。考虑到经济现在呈现出的强劲动能,再考虑到去年上海封控的低基数影响,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可能会强劲得多。

正如预期,消费数据是最可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高于1月和2月仅3.5%的增幅。

不过,长期以来一直在煎熬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比看上去要好。虽然3月份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小幅减弱,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最近煤炭和钢铁价格走势落后,但住宅销售面积自2021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长。房屋竣工面积大增35%,高于1月份和2月份 10%的增幅,而就在去年11月份,房屋竣工面积还在以两位数百分比的速度下降。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投资仍然落后,但未完工预售房屋迟迟不交工的情况终于有所缓解,之前这个问题一直是拖累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因素。

有鉴于此,再加上国内消费和旅游的强劲反弹,石油需求出现回升也就不足为奇了。根据数据提供商司尔亚司数据信息有限公司(CEIC)的数据,中国3月份的表观石油需求同比增长近10%。表观石油需求指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加上成品油净进口。这一表现好于2022年12月的下降3.9%,证实了今年早些时候其他迹象所显示的情况,即石油需求回升速度比预期的要快。到今年下半年,中国的房地产反弹和石油需求可能开始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更明显的影响,但仍然不大可能出现之前实施刺激政策时期那样规模的建筑热潮。

市场对贸易数据的乐观看法可能存在轻微的偏差。中国3月份的出口远好于预期,部分原因是与俄罗斯贸易的蓬勃发展,但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新出口订单的增长略有放缓。智能手机和电脑等与出口有关的关键制成品的产量在3月份也仍然疲软: 产量分别同比下降6.7%和21.6%。

中国经济仍有很严重的困境需要克服,但最近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已经重回正轨。新冠疫情时期的政策失误对中国的前景造成了一些长期损害,但这些不足以动摇中国作为强大的全球经济力量的地位,这一点可能会让华盛顿的很多人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