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表现坚挺,IMF上调增长预期

IMF表示,亚太地区各经济体似乎正在很好地抵御高利率、全球需求疲软以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预计这一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4.5%。IMF还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上调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预期时表示,亚太各经济体似乎顶住了高利率、全球需求疲软以及其他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压力。

“由于通货膨胀快速降温且经济增长保持坚挺,亚太地区正接近软着陆,”IMF在一份报告中说。

继去年下半年经济意外强劲增长后,IMF预计这一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4.5%,比去年10月的预测提高了0.3个百分点。

IMF亚太部主任Krishna Srinivasan表示,虽然这意味着亚太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023年的5%,但这个地区仍具有内在活力,并且占全球经济增长的六成左右。

随着通胀路径等众多一次性因素发挥作用,各个市场的命运可能出现分化。

IMF表示,亚洲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料将从2023年的1.7%降至2024年的1.6%,2025年将反弹至1.8%。印度和菲律宾将成为亚洲新兴经济的引擎,在强劲内需的推动下,这两个国家的增长继续带来惊喜。

但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来自中国。

预计中国经济将从2023年的5.2%放缓至2024年的4.6%,然后在2025年进一步放缓至4.1%,原因包括房地产持续疲软、生产率增长乏力以及人口老龄化。这种放缓可能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恐将阻碍明年的地区增长,IMF预测明年地区增长率将为4.3%。

不过IMF指出,如果中国采取的支持政策强于预期,会对本地区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

Srinivasan表示,中国是上行与下行风险的双重源头。

IMF认为,提振房地产和国内需求的政策将有助于中国和周边国家。但Srinivasan表示,助长产能过剩的行业政策将带来不利影响。

最近,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受到关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在最近的一次访华中也提到这一问题。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增加制造业产出和出口来振兴经济,但耶伦敦促中国官员收缩工业生产。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担心,大量中国商品的涌入可能冲击它们的工业。中国政府则为自己辩解,并把产能过剩的抱怨归为保护主义。

中国监管部门在寻找新的增长引擎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工业的投注。官员们试图把投资引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并把这些行业列为发展重点。遏制房地产颓势的努力未见成效,房价仍在下跌,需求依然疲软,分析人士继续呼吁加大刺激力度。

周二早些时候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中国制造业继续扩张,但步伐有所放缓,凸显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复苏的脆弱性。

IMF报告还强调,亚太地区通胀下降步伐加快,但进展并不均衡。

在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通胀率明显高于目标且比较顽固,而在中国和泰国等另一些国家,通胀率却过低甚至引发了通缩担忧。

IMF指出,通胀降温有好处,有望使货币政策更加宽松,增加经济软着陆的几率。但最近亚洲货币贬值潮让问题复杂化,因为降息可能加剧这些货币的贬值。对美国何时启动宽松周期的预期不断变化,也让局面显得更加混乱。

IMF表示,亚洲央行应该继续密切关注本地物价稳定,避免让自己的政策决定过度依赖于美联储的利率前景,即使这样做可以减少汇率震荡。

Original Pos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