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车企正向中国学习电动汽车的成功经验

大众和日产等西方车企正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学习经验启示,寻求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加快生产速度并击退本土竞争对手的办法。

在中国的一个电动汽车中心,大众汽车(Volkswagen)的工程师们正从该国汽车业中探寻经验启示,了解如何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加快生产速度并击退本土竞争对手。

这家德国汽车生产商长期以来都在由汽油车主导的中国市场上称霸,但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该公司在华市场份额已持续下降。大众汽车现在正设法解决如何与中国汽车制造业新秀竞争的难题,这些中国厂商能够在耗时比大众汽车短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推出性能良好、价格亲民且高度智能化的电动汽车。

日产汽车(Nissan Motor)也在试图通过运用从一家中国合资企业学到的技巧来加快汽车生产速度。丰田汽车(Toyota Motor)正从中国合作伙伴那里引进工程师,以更好地开发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

这些举措凸显出具有政治敏感性、用工密集型的汽车行业的一个重大转变。过去,中国在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方面很难与西方匹敌,更不用说掌握西方技术了,但现在西方公司需要向中国学习了。

这种转变不仅会影响中国汽车市场,还会在外国制造商的主场产生影响。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方法、供应商和数字技术可能会渗入到外国汽车厂商中。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国内汽车厂商的销量占到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车销量的四分之三左右。

为了抵御更便宜、更时尚的中国电动汽车可能造成的冲击,美国设置了高关税,欧盟也在调查中国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补贴情况。

大众汽车中国业务负责人贝瑞德(Ralf Brandstatter)说,过去,大众汽车在欧洲开发汽车,做一些调整后引入中国。现在,这种办法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在电动化且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中国市场上,消费者的要求已大为不同。

贝瑞德上周在大众汽车位于合肥的电动汽车生产、开发和采购中心表示,该公司需要更加灵活和专注。他说,大众汽车将在中国为中国市场开发汽车,同时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并在当地作出更多决策。

贝瑞德表示,这些调整将有助于大众汽车实现在2030年跻身中国汽车制造业前三甲行列的目标。

对于在中国汽车销量领先数十年的大众汽车来说,这是一个更保守的目标。本土车企比亚迪(BYD)正通过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来追赶大众汽车的领先地位。

一些跨国汽车厂商已开始撤离在华业务或重新调整战略。日本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正停止在中国的生产,Jeep制造商Stellantis也在中国停产。福特汽车(Ford Motor)终止了电动汽车直销业务。

大众汽车转向中国供应商

对于大众汽车来说,撤出中国并不在考虑之列。中国是大众汽车最大的市场,约占该公司汽车销量的40%。

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霸主地位几年前开始松动,因为该公司难以生产出广受欢迎的电动汽车。

贝瑞德说,大众汽车需要将近四年的时间才能将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而中国车企只需两年半多一点的时间就能做到。他说,现在大众汽车的目标是将汽车开发周期缩短到两年半左右。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借鉴了中国的方式。

措施之一是向动作迅速的中国本地供应商采购更多零部件,而不是依赖德国供应商。大众汽车称,从显示屏和媒体系统到动力电池和前大灯,从中国供应商采购这些产品将使开发周期缩短约30%,成本降低20%至40%。

大众汽车高管表示,在过去四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供应商在质量、耐用性和技术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

本地供应商与国内一流汽车制造商合作,已成为中国电动和智能汽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业内高管和专家看来,中国的这一系统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

大众汽车还向中国本土公司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以便掌握中国的尖端技术。这些中国公司包括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XPeng)、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Gotion High-Tech)、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和芯片的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Horizon Robotics)以及开发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和软件的中科创达软件(ThunderSoft)。

大众汽车还调整了管理结构,以加快进度。合肥的这支团队将有权在当地审批零部件,从而能够节省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之间来回奔波的时间。

合肥团队正在开发针对中国入门级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该平台将于2026年推出。到2030年,大众汽车计划在中国提供30款电动车型。

日产汽车试图打破常规

日产汽车也在努力加快速度,扭转销售下滑的局面。该公司从与东风汽车(Dongfeng Motor)联手推出的本地合资品牌启辰(Venucia)那里汲取了一些经验,其中之一是如何加快车辆测试速度。

一位知情人士说,传统上,日产要等几个月完成一些模具,然后才能用来制造测试车辆。如今在中国,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改用原型模具。

知情人士说,为了确保质量,日产汽车同时计划使用3D打印机或虚拟测试等更多数字技术来进行额外的测试。到2026年,日产汽车计划在中国推出四款日产品牌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由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开发,以及六款在华合资品牌车型。

日产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承认其在华合资企业已具备强劲实力,任何测试都会符合日产的全球标准。

丰田已将中国研发中心的重点转向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并从在华合资企业处引进更多工程师来参与这里的项目。

与大众汽车一样,丰田今年7月也表示将从本地供应商处采购零部件,并正在修改零部件设计,升级生产和制造技术,以降低智能电动汽车的成本。

上海战略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说,许多外国品牌在中国的产品周期中落后,因为它们未能为2020年前后兴起的电动汽车热潮及早做好准备,而且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迎头赶上。

他说,目前许多外国车企可能不得不依靠削减成本和价格折扣来提高销售。

Original Post>